| 索引號 | 620721050/2024-00155 | 發文字號 | |
|---|---|---|---|
| 關鍵詞 | 發布機構 | 肅南縣農業農村局 | |
| 公開形式 | 主動公開 | 責任部門 | |
| 生成日期 | 2024-12-20 10:35:00 | 是否有效 |
2024年12月,縣政府辦公室印發了《關于肅南縣促進異地借牧健康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》(肅政辦發〔2024〕56號),為加大政策宣傳力度,提高公眾政策知曉率,推動政策盡快落地見效,現將方案主要內容解讀如下:
一、出臺背景
為進一步促進異地借牧工作健康發展,有效應對和化解異地借牧價格、市場、人員管理等問題,全力提升全縣農牧業發展的社會效益、經濟效益、生態效益。根據《張掖市關于促進農區借牧健康發展若干措施》(市委辦發〔2024〕23號)精神,結合我縣實際,制定《肅南縣促進異地借牧健康發展實施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
二、指導思想
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以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、區域生態價值轉換、農牧民增產增收和民族團結進步為根本出發點和著力點,以畜牧業優質安全、轉型升級、綠色發展為關鍵,持續推進祁連山草原生態保護和修復,著力推進草原畜牧業降本增效,有效改善借牧群眾生產生活條件,實現異地借牧科學規范、健康有序。
三、目標任務
通過科學合理推行異地借牧模式,正確處理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的關系,形成牧區繁育、農區育肥的生產格局,走出一條生態保護、綠色轉型、牧業增長、農戶增收、民族團結、互利共贏的新路子。
四、重點工作
《方案》包括10個方面的推進措施:
一是重視民族團結工作。積極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宣傳教育,引導各族群眾相互尊重各自風俗,及時分析研判、化解處理矛盾糾紛,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、交流、交融,持續鞏固深化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成果。
二是規范借牧市場管理。搭建借牧信息共享平臺,組織借牧雙方開展聯席會商,實現借牧雙方信息互通,依法訂立借牧合約,在合同中約定糾紛解決途徑,共同參與維護借牧秩序,保障雙方合法權益。
三是做好借牧服務保障。加強與周邊縣(區)協調溝通,有效解決好牧民群眾借牧過程中的住房和安全保障、用水、用電、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工作。
四是強化借牧疫病防控。建立異地借牧備案制度,對借牧養殖戶落實調出和調入“雙備案”制度,督促借牧戶在借牧前15天主動申報檢疫并進行備案登記,在借牧前3天向調出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請出具產地檢疫合格證明,到達借牧地后及時提交落地申請。在借牧期間,出欄的牲畜應向借牧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,取得產地檢疫合格證明后方可出欄。在借牧牲畜返回時,須提前3天向借入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主動申報檢疫。
五是切實轉變養殖方式。依托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、糧改飼等項目,采取補助形式扶持農戶自建(改擴建)養殖棚、牛舍、青儲池等,持續穩定“草原放牧+舍飼養殖+異地借牧”相結合的畜牧業轉型發展模式。
六是加大實用技術培訓。全面開展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識宣傳培訓,不斷提高農牧民群眾做好動物疫病防控、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及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水平,為綠色畜牧業轉型奠定基礎。
七是加強病死畜無害化處理。強化病死畜監管,建立跨區域病死畜無害化處理機制,及時進行收集、運輸和無害化處理病死畜,禁止病死畜流動,防止疫病傳播和蔓延。
八是提升借牧監管效能。定期開展走訪慰問、巡回檢查,通過建立“異地借牧驛站”“流動服務站(點)”等方式服務借牧群眾,主動提醒外出借牧人員注意借牧期間安全防范事項,幫助借牧群眾解決困難問題,確保不發生借牧安全事故。
九是提升風險保障能力。引導農牧戶自愿投保和應保盡保,探索跨區域病死畜理賠機制,強化保險服務意識,簡化理賠工作流程,確保病死畜保險理賠工作在規定時間和借牧地完成,力求高效便民,不斷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。
十是落實借牧扶持政策。落實好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貼息貸款等金融扶持政策,對跨區域借牧的養殖戶結合借牧群體數量、運輸距離和運輸成本給予適當補助,減輕借牧戶成本壓力。
五、保障措施
從高度重視、組織保障、宣傳引導、加強協作、強化督導等5個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。